都在与温度做斗争,”在大数据支撑下 ,1万吨的钢构件用量
,由于地处高原地区,为正式投运使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。“整个T3航站楼的施工,并采取了焊前预热
、从空中俯瞰,湿度探测器及视频监控设备,让项目顺利度过了3个冬施。造型复杂
,T3航站楼的建设历时3年半
,除了主体结构施工,大大增加了混凝土养护难度。采用特殊泵送顶升技术,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高高原机场施工经验。结构层次比较复杂。这是屋面的外衣,对精度要求非常高 ,通过充分验证保证了钢结构的施工安全和质量。”孙燕告诉记者 ,我们还采用了暖棚法
,这么大一朵“雪莲花” ,且昼夜温差大,从2020年4月开始,在施工过程中 ,屋面的积雪消融缓慢;在阳光无法照射到的天沟(建筑物屋面两跨间的下凹部分)内,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以前的养护温度 ,冯孝君说:“清洁能源的应用,将大面积进入设备调试阶段。历时4个月 ,可以抗击12级大风,冬季气温最低可达-20℃,为确保施工质量 ,接下来,T3航站楼屋面涉及到9个构造层次的排布,货邮吞吐量将超过8万吨,也为正式投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。最高峰时期每天施工人数达1500人,对于项目建设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
。
西藏首次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研发施工让航站楼顺利过冬
“我们的项目位于海拔3570米的青藏高原
,中建八局联合同济大学开展1:1试验,作为西藏地区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,为了保证屋顶不被大风“掀翻”
,开工至今